欢迎来到米兰体育下载链接

黄先生:13553877099

hmr@mxjpm.com.cn

吴小姐:18928238486

wby@mxjpm.com.cn

米兰体育下载链接

五金模具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联系人: 黄先生

手机: 13553877099

电话:

黄先生:13553877099

hmr@mxjpm.com.cn

吴小姐:18928238486

wby@mxjpm.com.cn

邮箱: hmr@mxjpm.com.cn

地址:
横沥工厂:广东省東莞市横沥镇水边職教城高訓中心
常平工厂: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白花沥村六横路天图斯工业园第9栋101号

米兰体育下载链接:缩径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来源:米兰体育下载链接    发布时间:2025-11-06 22:44:39
米兰体育官方下载入口:

  对于有色金属薄壁零件,挤压后零件通常被箍在上凸模12上[4]。由于该零件有对称缺,相对壁厚大,因此不设上退料。

  模具下部,内装下凸模5的凹模3采用压板11固定,凹模3上半部分为正挤缩径型腔,下半部分为反挤成形型腔,在结构上采用了预应力套4组合凹模3[5]。除上凸模12和凹模3的自身导向外,预应力套4与模座6为间隙配合,可通过模座6上的调节紧定螺钉进行微调,确保凹模3与上凸模12同轴。

  下退料采用拉杆式退料装置(装有气垫的压力机,可采用机床下面的气垫装置),退料力通过退料杆7作用在下凸模5底部。下凸模5的上死点退料高度可调。

  模腔上部尺寸D和下部尺寸d装配后的相对高度大于零件坯料高度,模腔各节点圆滑过渡。

  该工艺及装置的实施,在不增加工序和辅助设施的条件下,一次行程完成了正挤缩径和反挤压成形2道基本工序。模具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安全,上凸模维修、更换方便,零件质量稳定,一致性好,热处理后的零件强度、内部组织和表面质量满足产品要求。

  取坯料放入凹模3定位型腔内,上凸模12开始下行并与坯料上表面接触,进而推动坯料进入凹模3缩径型腔并正挤缩径。上凸模12继续下行,缩径后的坯料被推入凹模3的反挤型腔并与下凸模5接触。随着上凸模12的下行,坯料在下凸模5的作用下反挤变形,上凸模12行至下死点,坯料被挤压成所需零件。

  回程时,上凸模12开始上行,由于挤压零件受凹模3内壁表面的摩擦力大于上凸模12的摩擦作用力,上凸模12与挤压零件开始滑移,逐渐从挤压零件中退出。当上凸模12行至接近上死点时,退料装置在滑块、退料拉杆的作用下,接触并推动退料杆7、下凸模5和挤压零件向上运动,上凸模12和下凸模5至上死点,挤压零件被推至凹模3坯料型腔,零件缩径反挤压成形工序完成。

  坯料直径是由零件外径尺寸所决定的,一般坯料尺寸比零件尺寸小0.1~0.3mm,对于尺寸精度为挤圆A级,外圆直径为φ30mm,要求满足GB/T3191-98的2A12T4棒料,一般用挤压缩径或机械加工的方法缩小原材料直径。正挤缩径的断面变化率<7%,反挤成形的断面变化率<63%[2],把正挤缩径和反挤成形的断面变化率合在一起为70%。

  [5]王洪友,万本善,徐杰.实用冲模结构图解与冲压新工艺详图及常用数据速查速用手册[M].北京:北京科大电子出版社,2005:76-80.

  [6]国营北京电子管厂.冲压与弯曲机模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317-321.

  [7]李春庄.一种缩径挤压模具:中国,1.1[P].2010-06-03.

  [1]翁其金ຫໍສະໝຸດ Baidu冷冲压与塑料成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333-336.

  [2]王孝培.冲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413-415.

  [3]锻工手册编写组.锻工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6:1-137.

  [4]杜东福,苟文熙.冷冲压模具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63-264.

  【作者单位】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012;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012;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012;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012

  零件如图1所示。该件为对称缺、杯形零件,材料:2A12T4棒料,挤圆A级,外圆直径为φ30mm,满足GB/T 3191-98,H≥12mm,零件型腔公差为H12,外径公差为h11,型腔底面与壁的垂直度≤0.02mm,零件不允许有压坑、裂纹。年产数万件。

  零件断面变化率<63%,坯料相对高度<25%,一次正挤或反挤成形均可满足零件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1]。

  由于挤压零件外径小于坯料直径,因而为使挤压零件容易从凹模3中取出和方便挤压坯料的放入,下凸模5在上死点位置时,可通过调整退料拉杆使下凸模5上表面与凹模3上表面至少要保持一个坯料高度的距离。

  凹模的设计如图3所示,缩径反挤压组合凹模采用了预应力套,有效防止凹模的切向开裂。

  凹模腔分3部分,上部尺寸D主要是对坯料起到定位作用,按坯料直径加0.1mm设计[6]。下部尺寸d是零件反挤成形尺寸,按零件尺寸设计。中部圆锥型腔部分,主要是正挤缩径工作部位,上端按上部尺寸D,下端按下部尺寸d设计,锥度的大小可根据零件坯料的变形程度和机床相对压力角确定[7]。

  根据零件的成形特点,考虑模具调试容易、操作简单,上凸模更换及工作端面修磨方便等方面,结合企业模具设计及制造标准和使用传统,选择反挤压成形工艺。由于正挤压缩径和反挤压成形总的断面变化率在材料的极限变形程度内,因而所选机械压力机,在缩径初始高度相应位置的工作角应小于压力机工程角度[3],正挤缩径与反挤成形工序从变形程度和机床相对压力,均满足工序组合条件。通过调整模具空间结构 ,确定了正挤缩径与反挤成形上下组合工艺方案。